长在了笑点上
当代行为艺术认证书。指某人荒诞到无需刻意搞笑,光是呼吸都像在演滑稽剧...
指工作消息引发的条件反射式生理厌恶。当特定APP提示音响起时,人体产生的战逃反应如同遭受电击,从胃部抽搐到瞳孔地震形成完整的神经刑讯链条。本质是数字奴役在生理层的具现化。
出自脉脉2023年热帖《钉钉的每声提醒都是对我的脑电脉冲刑》,楼主用神经科学比喻工作消息的生理伤害。后被科学家引用解释“手机恐惧症”——微信提示音引发的心悸盗汗现象。
从职场抱怨进化为神经学模型。初期形容钉钉/企业微信,后扩展至“朋友圈点赞脉冲”(期待落空的电击疗法)。网友开发“脉冲屏蔽器”:用AI伪造“消息已读”脑电波。衍生“反脉冲装甲”——把老板消息提示设为《大悲咒》。
「听到企业微信专属提示音,本社畜的电子牢脉冲直接触发手抖漏尿反应。」
某些人的脉冲抗性约等于海绵宝宝?收到个工作邮件就表演原地去世,宁的神经是拿跳跳糖做的吗?建议回娘胎重塑脑回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