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个人吧
对非人类行为的痛心疾首,适用对象包括:骗你氪金的游戏商/半夜@全体的老板/白嫖你...
当代年轻人的社交防沉迷系统。真社恐见到半熟人就启动'我是蘑菇'隐身模式,假社恐只是不想理你。注意区分:真社恐连救命都只发文字消息,假社恐在讨厌的人面前才'犯病'
2019年豆瓣'社恐抱团取暖小组'成立,组员分享'躲同事绕路两公里''点餐排练10遍'等经历。2021年抖音兴起'社恐瞬间'挑战,拍摄假装打电话、戴墨镜口罩等逃避社交行为,让该词破圈传播
从小众心理标签进化为全民盾牌:00后简历写'轻微社恐适合远程办公',商家推出'社恐专用无交流取餐柜',连猫都被诊断'看见客人钻沙发底是社恐猫'。当联合国报告称疫情后全球社恐激增时,这词已从网络梗升级为时代症候群
(团建时缩角落刷手机)'本社恐在KTV吃果盘是专业选手,谁递麦我立马厕所遁!'
某些人把'社恐'当万能挡箭牌:借钱时装哑巴,催债时秒变演讲家——宁这社恐还带智能开关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