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心理阴影面积
求心理阴影面积就是夸张形容心理伤害大,带点幽默的自嘲。比如被朋友坑了,说‘求心理...
当代人的赛博哭坟。现实里强颜欢笑说'我没事',转头在匿名框敲下三千字小作文——毕竟地铁上哭会被拍抖音,而树洞只会回你'抱抱,这条不推给好友'。
典出《皇帝长了驴耳朵》童话,理发师发现皇帝秘密后对着树洞倾诉。2008年豆瓣'树洞'小组成立,成为国内首个匿名情感宣泄社区。2017年微博'走饭'评论区被网友自发变成树洞,单日留言超十万条,引发社会对抑郁群体的关注。
从BBS匿名版到元宇宙疗愈舱:网易云音乐'抱抱墙'本质是声音树洞,Soul的'星球'功能是3D树洞。甚至出现'树洞侦探'产业链——有人靠分析树洞内容预测明星塌房,建议和朝阳群众组个情报局。
「被裁不敢告诉家人,在树洞连发20条语音后,发现AI回复比心理咨询师还暖心」
某些树洞投稿比老太太裹脚布还长,重点全在'老板是傻X'——咋的?指望着陌生网友帮你劳动仲裁?建议左转法律咨询,右转精神科挂号!